前年发行价152早已腰斩的日联科技需求不振1008亿买理财超募资金6个多亿精准|最新k8凯发推荐踩点永久补流
一边是股价暴跌◆★,一边是赶在新规生效前精准踩点用超募资金6.39亿永久补流。回购的事原来做了做样子(1000万到2000万)■◆■★■,当然不会用6◆■.39亿来回购,股吧里股民炸锅:当初高价买股的散户血亏,公司倒拿超募资金给自己■■◆‘输血◆■’■◆?
2023年,正业科技因为存货跌价,把全年业绩从预盈改成预亏,亏了7000万-1亿。原因很简单★★◆■:下游需求萎缩,设备卖不出去◆◆◆,库存积压,只能计提跌价准备。
2025年5月15日,证监会公布《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》,明确超募资金最终用途应为在建项目及新项目◆★★、回购注销★◆■■◆■,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◆★★★,该规则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。
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元腰斩★◆:日联科技下游需求不振,只能花10.08亿买理财?超募资金6个多亿实在没地方花,就赶在新规6月15日生效前6月13日精准踩点永久补流?
先看日联科技的吸金能力。2023年3月IPO时,它公开发行1985万股,每股152元■◆■■,募资总额高达30亿——但实际到账的净额更夸张:27.3亿。要知道,它原本招股书里写的计划募资只有6个亿■◆■◆★!多出来的21亿,全是超募。
但现实很骨感。X射线检测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微焦点X射线源◆■★■◆,这玩意儿长期被德国■◆◆★◆★、日本厂商垄断(比如德国Yxlon★■◆■◆、美国Varian)★◆★◆◆。日联科技虽然自称自产90kV、130kV射线%——换句线%的设备还是靠进口核心部件组装的。
日联科技的存货情况,比正业科技更吓人。2022年6月底,它的存货余额高达1.44亿◆★,比2021年底涨了近43%。2023年◆★★,虽然没公布具体数据,但行业整体下行,它的存货只会更多。
日联科技2023年3月刚登陆科创板的新股★◆◆■■■,发行价高达152.38元/股,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02★★◆,495.13万元,募集资金净额为273,079■◆.07万元。日联科技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213079.07万元。日联科技于2023年3月28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,该公司拟募集资金60■■■,000.00万元◆★■■。
日联科技的主业是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,听起来挺高科技,主要卖给三个领域:集成电路■◆◆★★■、新能源电池、铸件焊件。但2021年数据显示◆◆■,新能源电池贡献了近40%的收入最新k8凯发推荐,是绝对的顶梁柱。
日联科技的2023,是最贵股的滑铁卢■◆,更是带病上市的照妖镜■■。奉劝各位股民◆■★◆■◆:别被高科技国产替代的故事忽悠■■◆★■◆,看看公司的钱花在哪、货卖给谁、利润从哪来——这些,才是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的根本■★◆★。
更尴尬的是,就算它想国产替代,也打不过行业龙头◆■★。国内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市场,正业科技占了50%以上的份额,日联科技只有14%,剩下的是一堆小厂最新k8凯发推荐★◆◆◆■。正业科技为啥能当老大◆★★■◆?人家早和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绑死了★■■■◆◆,技术更成熟★★◆,价格更低。日联科技呢■◆◆?除了宁德时代概念,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?
最后说句扎心的:当一家公司需要靠挪用募资补流维持运转◆■◆,当它的大客户自己都在生死挣扎★◆◆◆,当它的核心技术还要依赖进口,它的股价凭什么不跌?
发行费用合计2.94亿元(不含税)■★◆■◆,其中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保荐承销费用2◆★■★.61亿元。
为啥说这波操作精准◆■◆★◆?看看公司的资金状况■◆■★:2024年底,它的募集资金专户只剩491万,但理财余额还有10亿;2023年刚上市时,它的货币资金才1.2亿,2024年就靠超募资金输血到10亿+(2024年第一次永久补流12.78亿)。
——放到现在◆■◆◆■,A股能定这个价的,除了茅台、宁王这种巨头,找不出第三家。可谁能想到,上市刚满一年◆◆,它的股价已经跌到了70■◆.79元■◆◆★★◆,跌幅超过50%◆★◆■■,市值蒸发超50亿◆◆■■。
最讽刺的是,公司一边用超募资金买理财(2024年理财收益5765万),一边喊缺钱补流。股民的钱,就这么被拿去钱生钱◆■★★■,然后再以流动资金的名义揣进公司口袋?
更要命的是★◆◆★,行业竞争已经卷到价格战。2023年■■★,多家检测设备商降价抢订单最新k8凯发推荐,日联科技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40%跌到2023年的30%以下。一边是收入增速放缓,一边是毛利率暴跌◆◆■,它的高成长故事,还能讲多久■◆?
先看行业大环境:2023年,新能源电池行业彻底从疯涨进入寒冬。头部五家电池厂(宁德时代■◆◆★★★、比亚迪、中创新航等)的产能规划到2025年要冲到2270GWh——什么概念?这些电池能装4976万辆新能源车,而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才8105万辆。更扎心的是,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公开说,2023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也就1000GWh◆★◆◆,增速暴跌。
有人可能说: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是技术活★◆◆■,日联科技有◆■◆‘国产替代■■■■★’概念,怕什么?
啥叫永久补流★◆?简单说就是把原本该投项目、搞研发的钱◆★■★,直接塞进公司账户当零花钱。更巧的是,这6◆■■◆■.39亿刚好是超募总额的30%——卡着证监会12个月内不超30%的红线★★■。
(四)从追讨货款官司来看★★★■★,日联科技的产品并没有招股书中描述的那么有竞争力◆★■■,市场容量与前景都不如招股书所述(上文提到的募投项目延期与永久补流都已经证明)◆★■◆■◆。
你说,下游需求萎缩、大客户压价、行业产能过剩,日联科技的新能源电池检测业务拿什么增长?
日联科技的上市,像极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游戏:高价发行圈钱,超募资金理财◆■,下游需求不行就补流,行业竞争不行就讲国产替代故事。可问题是,散户不是傻子——股价腰斩◆★★◆■■、业绩变脸、募资挪用,这些明摆着的雷,谁看不出来◆◆?
更讽刺的是◆■◆,日联科技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本计划2024年12月完工■◆◆,结果延期到2025年;X射线年。项目延期也就算了,募资还拿来补流——这不是自己承认项目不赚钱吗■◆?
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家被称作2023年最贵股之一的日联科技,当年有多疯狂,到底是何方神圣?它的带病上市◆■◆◆★,到底藏了多少猫腻?
按理说,超募资金是公司发展的备用金,得用在刀刃上★★■,比如扩产、研发。可日联科技的操作,让人大跌眼镜:2024年11月,它突然公告调整募投项目延期★★★;2025年6月◆■◆★◆◆,又公告用超募资金6.39亿永久补流。
再看日联科技的命门:它的大客户里,宁德时代是第一大股东,也是前五大客户◆■。2021年,宁德时代贡献了近1/3的收入;2022年上半年,直接登顶第一大客户。但宁德时代的日子也不好过:2023年三季度◆■◆■★,它的库存高达790亿★★■★■,同比暴增126%★★◆;固定资产+在建工程超1100亿,4年翻了8倍——这是典型的产能过剩信号★★■◆★◆。
更要命的是,宁德时代自己都在搞事情:推行锂矿返利打价格战◆★,扶持二三线电池厂,甚至被曝出压价供应商◆◆■■★。日联科技作为上游检测设备商,毛利率早就被宁德时代砍得不成样子:2019年卖给宁王的毛利率是46.79%,2022年上半年直接跌到15.59%■★◆★■◆,比卖给其他客户的毛利率低了近一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