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首页 >  我们新闻 >  山水之间丨新疆:以审计监督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

山水之间丨新疆:以审计监督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7-07
  • 来源:网络
  •   
  • 打印

  审计发现,部分地方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存在擅自改变树种★■◆,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及地点★★◆■■◆,减少种植面积等现象;一些地方水土保持工作落实不力,在易发生水土流失区域建设项目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、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等问题。

  审计发现,部分地方存在耕地保护制度执行不严问题,如以设施农业用地名义占用耕地、未按规定编制年度耕地★★◆★◆■“进出平衡”方案等;有的地方擅自缩减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内容,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上图入库不精准;还有地方未按规定发放玉米、青贮等农作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。这些问题影响耕地保护,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提升★◆★◆。

  新疆尔自治区党委★■★★★、政府以实际行动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,将粮食工作方针调整为“区内结余、供给国家◆★★”。审计密切关注耕地保护政策落实★■★★◆、高标准农田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、粮食种植补贴政策落实等情况■■◆,审查各地是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,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、生态保护红线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■■◆★■,将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、规划产业发展、推进城镇化的刚性约束。同时,紧盯新增耕地★■◆“非农化◆★■■”◆★◆■★“农村乱占耕地”等突出问题■★。

  新疆尔自治区审计厅聚焦重要领域生态治理,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◆◆、水污染防治政策落实情况审计、重点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审计等,从“金山银水”的阿勒泰到“塞外江南”伊犁◆★★■◆■,从★■■“死亡之海■◆◆”塔克拉玛干沙漠到“万山之祖”巍巍昆仑,紧盯草原荒漠化治理、环境污染防治◆■◆■、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环节★◆■★,统筹全区审计力量◆■◆★■■,紧扣重点项目建设、重大政策落实★◆◆,以资金流向为脉络■■★◆,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,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。

  防沙治沙工作对新疆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。以林草锁边,加强草原■★◆、林地保护修复◆★◆,与防沙治沙密不可分★■。新疆尔自治区党委◆★◆■、政府对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、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、一体推进防沙治沙用沙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。为督促落实部署要求,审计重点关注林业生态修复、草原保护★◆★■★★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及投资效益■★■★■◆、相关重大项目建设及工程绩效目标完成等情况,涉及稳步扩大林地■◆◆◆★、草原面积★★★◆、提高水源涵养功能、改善侵占林草地和水土流失等事项◆★。

  审计发现,个别流域存在年度用水总量超标、生态输水量和下泄量不达标等问题,流域综合规划部分治理目标未按期实现,部分工程项目存在“重建设轻使用◆◆◆★★★”现象■★◆,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◆◆★★。

 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◆★◆,水利厅及有关流域管理部门主动认领,逐一制定方案,坚持问题导向,建立整改台账、落实主体责任、强化跟踪问效,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、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★■★◆■■。审计有力推动各流域管理局加强组织领导◆■、优化调度管理、坚持精准保供,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◆★,助力新疆三大河流下游★★■◆◆“绿色走廊”重焕生机■◆★◆◆。

  新疆深居内陆★◆◆★,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。自治区党委◆■■■■、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■★,将其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、基础性★◆、长远性工作来抓,系统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,整体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◆■★◆◆。审计重点关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★■■◆★、规划编制实施及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情况。

  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,加大对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力度,依法依规整改擅自变更的项目建设内容,按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■★,强化项目规范管理,确保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到位。地方政府制定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,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合协同监管机制。严查违法占用草原行为★◆★■,处置违规占用林草地问题,督促完善相关手续或恢复植被。通过审计整改■■◆★,推动各地稳妥有序实施林草生态修复及防沙治沙工作,确保项目发挥生态效益。2024年11月28日◆◆■■■,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阻沙防护带迎来“锁边合龙”的历史性时刻。

  三山两盆,沙漠绿洲★◆■◆。新疆尔自治区锚定“五大战略定位”,持续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,深入推进蓝天、碧水◆◆★■■、净土保卫战,坚持立足资源禀赋■◆◆★◆◆、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■◆■◆★,集中力量打造以“十大产业集群”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 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,各地政府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。一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■■,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、生态保护红线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、规划产业发展■◆、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。二是健全耕地保护责任机制,严格开展目标考核,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,确保总量动态平衡■◆■◆。三是压实农田建设主体责任■◆★■★,制定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,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★◆◆,确保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★★,夯实粮食安全根基★★■★。

联系我们